English

该怎样给承包荒山育林者兑现报酬

2000-07-1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樊云芳 丁炳昌 我有话说

联合国专家称这2000余公顷山林是目前亚洲生长最快、恢复最好的次生林。海南省林业部门鉴定,加笼坪林区的木材总价值已达2亿余元人民币。但合同承包人陈仕贤却至今未曾得到合同规定的经济兑现——

在海南省北部一个叫加笼坪的地方,有2000余公顷被联合国专家称为目前亚洲生长最快、恢复最好的次生林。覆盖了118个山头的这片莽莽林海,是陈仕贤个人承包的。在他承包之前,这里是一片荒山秃岭。

一踏进加笼坪林区,就进入了茂密的热带林海,郁郁葱葱、密密匝匝的大树直插云间,其间灌木丛生、根盘藤结、涧淌瀑飞、兽走鸟鸣,构成一幅和谐完美的生态图。要不是林中几棵残留的橡胶树树桩,我们实在无法想象16年前这里曾遭受过一场又一场砍山毁林的劫难。

1998年海南省林业部门来此鉴定,确定加笼坪林区每公顷土地上已有165立方米木材(承包前不到12立方米),木材总积蓄量已有40余万立方米,总价值2亿余元人民币。

这就是陈仕贤16年承包荒山、封山育林所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但这还仅仅是这个生态保护区庞大功能和价值的一小部分。澄迈县有关领导告诉记者,加笼坪林区位于澄迈县西南部,有60%的森林分布在南渡江中上游的两岸,南渡江是海南第一大河流,是海口市最主要的供水源。科学实验证明:覆盖率为50%的林地可减少土壤流失60%;每公顷林地比无林地还可多蓄水300立方米,2000多公顷林地便是一座60多万立方米的水库。由此可见,加笼坪林区不啻是珍贵的南渡江水源及其下游上百万人口不可或缺的“保护神”。

莽莽苍苍的加笼坪林海还是周边地区的“挡风墙”和“小气候调节器”。科学实验还证明:在距离林带树高2倍的背风范围内,风速可降低50%—70%,树高10倍的范围内可降低30%—60%;一公顷阔叶林夏季可降低气温1—2℃,冬季可提高1—2℃。在1984年以前加笼坪天然热带雨林遭到毁灭性破坏的那些年里,周围百余里范围内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而近5年加笼坪林区周边地区的平均年降雨量已比那些年增加了100多毫米,夏季平均气温降低了1℃多,台风的风害也明显减轻。

另经1992年全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1995年联合国林业专家实地考察,1997年中南林业设计院专家实地评估,1998年海南省林业部门鉴定,已查明了这个海南省最大的个人承包的生态保护区内的“家底”:区内现有各类树木150余种,其中坡垒等珍稀树木10余种;有野生动物160多种,其中巨蟒、穿山甲、水鹿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10余种。专家们认为,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远远超过了直接经济效益。

陈仕贤,现年65岁,黎族人,曾担任多年大队党支部书记,1981年调任国营昆仑农场农牧科副科长。已经当上了国家干部捧上了“铁饭碗”的他,在49岁那一年却毅然申请留职停薪,背着行李卷、撑着竹棍走进了荒山。“看着加笼坪几万亩森林被毁我心里在滴血。改革开放后遇到了好政策,不要说科长,就是给我处长、厅长我也不干了,我铁了心要进山育林,还加笼坪一片莽莽林海,这是我多年的梦想!”1984年春,澄迈县政府跟陈仕贤签定了为期50年的承包合同,明确规定:承包人必须对加笼坪118座荒山实行封山育林,育林所得经济效益,林业部门与承包人按5∶5的比例分成。陈仕贤成了海南承包荒山的第一人。

118座山头地处几个市县交界处,人迹罕至,不通路,不通电,不通邮(更不要说电话),但一育林就有人进来砍树和偷猎,看护它们至少需要50名护林员,记者在林区看到了陈仕贤和护林员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双脚踩出的一条条弯多坡陡的羊肠小道,看到了他们进山后居住了16年的茅竹棚,因为林业部门一年下拨的育林经费才8400元(每亩为0.2元,1993年后增加到0.3元),还不够护林员们一个月的基本生活费。最惨的一次大家记忆犹深,那是1985年10月,刮台风下暴雨,山里断粮了,孩子们哭闹不已,陈仕贤顶着风雨下山向亲戚借粮,奔跑了四、五天才借到160斤稻谷,等背上山,山上人有的已经饿晕过去。

更难忘记1989年5月,闯进几十个人砍了100多亩藤条,陈仕贤领着9名护林员上去没收。对方的头头端起一支猎枪顶住了陈仕贤的额头。陈仕贤大声喊:“你打!有胆量你就打!”对方终究没敢扣扳机,但双方用斧头镰刀混战了一场,护林员们的鲜血洒在林中。类似事件,大大小小发生过上千次,如果没有一股浩然正气和舍命的精神,一年也坚持不下去。

别看陈仕贤守着一望无际的莽莽林海,3年前他在老家盖房都从海口买木料,亲舅舅亲大伯来找他也一样吃闭门羹。“这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你们千万不要砍!”

现在已经是承包的第16个年头了,陈仕贤也从壮年步入了老年。从1999年7月1日起,就连那每亩3毛钱的育林费上面也不给了,32800亩森林现已价值2亿多元,合同规定承包人可得50%的经济效益,但加笼坪林区已于1996年被省里定为“生态保护区”,按法律规定,生态保护区的树木一棵也不能砍伐,因此,陈仕贤和他的护林员们至今未曾拿到分文“分利”。陈仕贤本人把多年的积蓄、家产以及子女们的积蓄全都投入了护林修路、建房、发电照明等,现还负债十几万元,林区至今还有4个护林站的40名职工居住在茅竹棚里,缺油少盐,更不要说解决孩子上学、就业、成家等问题了。

记者同澄迈县的一位领导探讨这个问题,他说:陈仕贤之所以能把2000余公顷荒山变成莽莽林海是因为遇到了好时候,有了好政策,如果中国有了1千个陈仕贤,1万个陈仕贤,生态问题就真正有望解决了;但如果想中国出现1千个、1万个陈仕贤,那就需要把政策进一步落到实处,特别是利益兑现,一定要通过法制的办法保证落到实处。

目前,澄迈县已经有7个类似加笼坪这样的封山育林个人承包点,林木长势普遍良好,森林蓄积量分别比封山育林前增加了4—7倍。但如果加笼坪林区的承包合同无法兑现,一方面封山育林难以持久,另一方面势必会影响其他承包人的积极性。

到此稿即将见报时,记者又采访了澄迈县县长李贤忠,他的态度非常明朗:承包合同应该兑现,如何兑现,县里正在想办法,要与省林业部门协商。他并希望通过新闻单位的报道能促进这件事。记者得知李贤忠于7月1日那天,带队到加笼坪慰问了陈仕贤及护林工人,给他们送去了地面卫星接收装置、大彩电等物品,使这些终年生活在深山老林的育林人终于能看到了电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